今年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已經(jīng)結束,部分人已經(jīng)為明年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作準備工作,復習時相關考點掌握極重要,博傲教育為大家搜集整理了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部分考點速記口訣如下: 1、新生兒保暖 (1)暖箱濕度:相對濕度50%~60% (2)暖箱溫度: 1kg的嬰兒出生10天以內,需要溫度35度 (2斤10天需35) 1.5kg的嬰兒出生10天以內,需要溫度34度 (3斤10天需34) 2kg的嬰兒出生2天以內,需要溫度34度(4斤2天需34) 2、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 硬腫發(fā)生的順序:小腿→大腿外側→整個下肢→臀部→面頰→上肢→全身。 (小腿大腿都是下肢,臀面上肢都是全身) 硬腫范圍可按:頭頸部20%,雙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背及腰骶部14%,臀部8%,雙下肢26%計算(頭頸20,雙9上,臀8下肢為26)。 3、川崎病 m-y-h-e-a-r-t m(膜)-口腔粘膜充血,hand(手)-手足紅斑,eye(眼)-球結合膜充血,anatomy(淋巴結)-頸部淋巴結腫大,rash(皮疹)-皮疹,t(體溫)-發(fā)熱。 川崎病又稱粘膜皮膚淋巴結綜合癥,是一種急性全身性中、小動脈炎,好發(fā)于冠狀動脈。表現(xiàn)為發(fā)熱、皮疹、球結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充血、手足紅斑和硬性水腫以及頸淋巴結腫大。 4、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川崎病治療 (1)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首選); (2)糖皮質激素(合并有心病表現(xiàn)); (3)抗血小板聚集; (4)阿司匹林。 總結5句話:發(fā)熱5天伴四項,淋巴黏膜眼手足,皮疹舌頭似猩紅,排外診斷川崎病,丙球糖皮血小板。 5、岀疹與發(fā)熱的關系:水仙花,莫悲傷。 即按發(fā)熱先后順序為水痘,猩紅熱,天花,麻疹,斑疹傷寒,傷寒。 水痘是發(fā)熱第1天岀疹,猩紅熱是發(fā)熱第2天岀疹,天花是發(fā)熱第3天岀疹,麻疹是發(fā)熱第4天岀疹,斑疹傷寒是發(fā)熱第5天岀疹,傷寒是發(fā)熱第6天岀疹。 幼兒急疹:熱退疹出,一天出齊; 水痘:四世同堂。 6、輕、中、重度脫水判斷做題技巧 只要題目出現(xiàn)“稍××”,“剛剛××”為輕度脫水;出現(xiàn)“尿極少,循環(huán)系統(tǒng)障礙”等為重度脫水;出現(xiàn)“明顯××而無循環(huán)障礙”為中度脫水。 7、小兒脫水的充累積損失量: 輕度:30-50ml/kg占體重的3%-5%; 中度:50-100ml/kg占體重的5%-10%; 重度:100-120ml/kg占體重10%以上。 8、小兒補液量 總量:包括補充累積損失量(就是上面脫水分度的量)、繼續(xù)損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輕度脫水約為90~120ml/kg; 中度脫水約為120~150ml/kg; 重度脫水約為150~180ml/kg。 重度脫水的患兒應快速擴容,用20ml/kg的等張含鈉液30-60分鐘內快速輸入,重度酸中毒的患兒可用1.4%碳酸氫鈉溶液擴容,兼有擴容和糾酸的作用。 9、X線檢查腕部骨化中心發(fā)育 頭鉤橈三3歲前, 月舟大小幼兒園, 尺骨遠端小學后, 青春期前豆骨見。 注:正常小兒4-6個月出現(xiàn)頭骨及鉤骨,橈骨遠端6-12個月,2-3歲出現(xiàn)三角骨。4-6歲出現(xiàn)月骨和大、小多角骨,5-8歲出現(xiàn)舟骨。尺骨遠端的成骨中心6-8歲時出現(xiàn)。而9-13歲時出現(xiàn)豆骨。 10、兒科常見出疹疾病的出疹時間 一是風水二是猩, 天花幼疹三天出, 麻疹四天出皮疹, 斑疹傷寒五天明, 傷寒需到六日后, 出疹時間要記清。 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相關考試問題,上述內容介紹的很清楚。復習時一定要用心對待,只有知識掌握清楚,才有通過的可能。 20年來,我們只做醫(yī)考培訓,所以我們做到了醫(yī)考培訓合格率最高的神話!醫(yī)學考試合格率低,怎么才能一考呢?技巧熱線:400-6286615 你想知道一考的秘籍嗎?加QQ群號,即可提前獲取最新必考知識點,說不定有考試原題哦: 衛(wèi)生資格考試QQ交流群:535258470 掃描下方二維碼,海量免費試題等你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