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醫(yī)學技術考試是相當重要的考試,由于考試所涉及內容多,復習時存在一定的難度。醫(yī)學影像技術是很重要的知識點,博傲教育小編整理相關試題,希望能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二、簡答題 1、肘關節(jié)側位攝影要點? 2、頭顱骨后前正位攝影要點? 3、心臟右前斜位攝影要點? 4、腰椎前后位攝影要點? 5、肺后前位X線攝影要點? 6、肩關節(jié)前后位攝影要點 7、踝關節(jié)前后位攝影要點 8、足正位攝影要點 9、靜脈腎盂造影有哪些禁忌癥? 10、如何攝取胸部后前位? 11、什么情況下使用濾線柵攝影? 12、何為陽極效應?在臨床中如何應用? 13、濾線柵的使用原則? 14、靜脈腎盂造影有哪些禁忌證? 15、放射醫(yī)學技術考試在X線攝影檢查中,如何盡量控制和減少運動性模糊 16、髖關節(jié)前后位攝影要點 17、簡述膝關節(jié)前后位攝影要點 18、顱骨側位攝影要點 19、鼻竇瓦氏位攝影要點 20、鼻竇柯氏位攝影要點 簡答題參考答案: 1、體位:病人坐于攝影床一側,手側位拇指朝上,肘部彎曲成90度,前臂近端及肘部和肱骨遠端成側位緊貼暗盒面上,肘關節(jié)至于暗盒中心處。 中心線:經肘關節(jié)垂直射入 2、體位:病人立位右前胸轉向前,緊貼立位攝影架面板或暗盒面,使冠狀面與面板呈45度。右手背放于臀部,曲肘內收,左手上舉抱頭。保持身體穩(wěn)定。暗盒前緣應包括左側胸部 中心線:經左腋后線,肩胛骨下角高度水平射入 3、體位:病人俯臥前額及鼻尖貼在攝影床面上,兩上肢彎曲放于胸部旁邊,兩手扶床面保持身體穩(wěn)定,頭部正中失狀面與攝影床面正中線重合并垂直。聽眥線垂直于床面,暗盒上緣超過顱骨頂部,下緣超過頦部。 中心線:經枕外隆突垂直射入暗盒 4、體位:病人仰臥于攝影床上,將身體正中失狀面于床面正中線一致并垂直,兩上肢放于身旁躺平,使冠狀面與床面平行,下肢彎曲,腳踏于床面并分開,腳尖多并攏。 中心線:經臍上3CM垂直射入 5、體位: 病人立于攝影架前,雙腳分開,前胸緊貼攝影架面板,頭稍后仰,下頜置片盒上緣,雙肩部自然下垂,兩手背放于髂骨處,上臂及肘部內旋,將肩胛骨移向外側,身體正中失狀面與攝影架面板正中線重合并垂直 中心線:經兩側肩胛骨下角連線中心水平射入,深吸氣屏氣后曝光 6、答:膠片: 8×10英寸、豎放 焦片距:75—100cm 體位:病人仰臥攝影床上,被檢側上肢伸直,手掌向上,肩部緊貼暗盒面。對側肩部墊高保持身體穩(wěn)定。暗盒上緣與外緣超過肩上部及側面軟組織各2cm。 中心線:經肩關節(jié)喙突垂直射入暗盒中心,屏氣曝光。 7、答:膠片: 8×10英寸、豎放 焦片距:75—100cm 體位:病人仰臥或坐與攝影床上,將跟骨貼在暗盒面上,內外踝連線中點向上1cm處置暗盒中心,足尖稍內旋使足的矢狀面與暗盒垂直。 中心線:經內外踝連線中點向上1cm處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8、答:膠片:8×10英寸、豎放 焦片距:75—100cm 體位:病人坐或臥與攝影床上,被檢側膝關節(jié)彎曲,將足踏與暗盒面上貼近,對側腿伸直保持身體平穩(wěn),第三跖骨基底部置暗盒中心。 中心線:經第三跖骨基底部垂直射入暗盒中心。 9、答:(1)碘過敏及甲狀腺功能亢進者(2)嚴重的腎功能不良,酚紅實驗2小時總排出量在10%以下者(3)急性尿路感染(4)嚴重的心血管疾患及肝功能不良者 10、答 :膠片:12×15英寸豎放, 焦片距:150—180cm 體位:(1)患者面向暗盒且前胸臂緊貼暗盒,雙腳自然分開,身體正中矢狀面與暗盒中線重合并垂直 (2)雙肩自然下垂,雙手背放與臀部,肘內旋。 (3)頭稍后仰,下頜置暗盒上緣,暗盒上緣超過鎖骨上6cm,下緣包括12胸椎 中心線:經兩肩胛下角連線中點水平射入暗盒中心(7胸椎,中專肺攝影是5胸椎,心臟攝影是5胸椎) 11、答:體厚超過15cm,KV超過60KV,原則上用濾線柵。 12、答:在平行于x線管的長軸方向上,近陽極端的有效焦點小,X線量少,X線陰極端的有效焦點點大,x線量多。在垂直于x線管的長軸方向上,有效焦點的大小對稱相等,x線量分布對稱相等。在攝影時應將肢體厚度大的組織靠近陰極端,細微結構靠近剛極端。 13、答:(1)使用聚集式濾線柵時.不能將濾線柵反置; (2)x線中心線要對準濾線柵中線,左右偏差不超過3CM; (3)傾斜x線管時,傾斜方向只能與鉛條排列方向平行; (4)使崩聚焦濾線柵時,焦點至濾線柵的距離要在允許f1一f2范圍內; (5)使用調速運動濾線柵時,要調好與曝光時間相適應的運動速度,一般運動時間應長于曝光時間的五分之一 (6)體厚超過15cm,KV超過60KV應使用濾線柵。 14、答:(1)碘過敏及甲狀腺功能亢進者 (2)嚴重的。腎功能不良,酚紅實驗2小時總排出量在10%以下者 (3)急性尿路感染 (4)嚴重的心血管疾患及肝功能不良。 15、在X線攝影檢查中,如何盡量控制和減少運動性模糊 答:(1)固定人體 (2)選擇肢體運動幅度小或靜止的機會曝光 (3)盡量縮小曝光時間 (4)把肢體盡量靠近膠片 (5)盡可能增加焦點到膠片距離 16、答:膠片:8×10英寸、豎放 焦片距:75—100cm、用濾線柵 體位:病人仰臥攝影床上,被檢側髖關節(jié)置床面正中線,矢狀面于床面垂直,下肢伸直兩腳尖靠攏,足跟稍分開,髂前上棘與恥骨聯(lián)合上緣連線中垂線向外2.5cm處置暗盒中心。 中心線:經髂前上棘與恥骨聯(lián)合上緣連線中垂線向外2.5cm處垂直射入暗盒中心(中專5cm) 17、體位:(1)被檢查者仰臥或坐與攝影床上 (2)被檢側下肢伸直稍內旋,足尖向上,過窩靠近暗盒 (3)髕骨下緣置照射野中心 中心線:對準髕骨下緣垂直暗盒射入膠片 18、答:膠片: 8×10英寸、橫放 焦片距:75—100cm、用濾線柵 體位:病人俯臥頭部側轉,被檢側頭部側面貼在攝影床上,被檢側上肢伸直放于身旁。對側手扶床面,對側下肢自然彎曲支撐身體保持穩(wěn)定,頭部正中矢狀面于床面平行,瞳間線于床面垂直。暗盒上緣超過顱骨頂部,左右緣包括頭顱前后緣。外耳空前、上各2.5cm處置暗盒中心。 中心線:經外耳空前、上各2.5cm處垂直射入暗盒中心,平靜呼吸屏氣曝光。 19、答:膠片: 5×7英寸、豎放 焦片距:75—100cm、用濾線柵 體位:病人俯臥于攝影床上,頭稍向后仰,下頜緊貼暗盒, 顱骨正中矢狀面于床面垂直并重合。聽眥線與暗盒面呈37°角。上肢彎曲手扶床穩(wěn)定身體和頭部。暗盒上緣包括前額,下緣包括頜部。 中心線:經鼻根部垂直射入暗盒中心,屏氣曝光。 20、答:膠片:5×7英寸、豎放 焦片距:75—100cm、用濾線柵 體位:病人俯臥攝影床上,頭部前額與鼻尖緊貼暗盒面,顱骨正中矢狀面于床面中線重合并垂直。聽眥線于床面垂直,鼻根置暗盒中心。 中心線:向足側傾斜23°經鼻根射入暗盒中心,屏氣曝光。 放射醫(yī)學技術考試所涉及試題,上述內容作了整理。若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關注博傲教育網站。 20年來,我們只做醫(yī)考培訓,所以我們做到了醫(yī)考培訓合格率最高的神話!醫(yī)學考試合格率低,怎么才能一考呢?技巧熱線:400-6286615 你想知道一考的秘籍嗎?加QQ群號,即可提前獲取最新必考知識點,說不定有考試原題哦: 衛(wèi)生資格考試QQ交流群:535258470 掃描下方二維碼,海量免費試題等你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