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中醫(yī)師承和確有專長考生更好的復習傳統(tǒng)中醫(yī)師知識,博傲網(wǎng)校整理了“活血止痛藥:益母草”資料供大家學習。 【中藥名】益母草 【別名】益母、茺蔚莖、益明、坤草、臭穢、月母草。 【來源】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Sweet.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態(tài)】一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莖方形。葉對生。輪傘花序,花冠唇形,紫紅色或淡紅色;雄蕊4,2強;子房上位4裂,柱頭2裂。堅果棕色,三角形。花期6~9月,果期9~10月。 【產(chǎn)地分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等處。分布于全國各地。 【采收加工】夏季莖葉茂盛,花未開或初開時采割,切段,曬干。 【藥材性狀】莖方柱形,直徑約5毫米。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密被糙伏毛;質脆,斷面中部有髓。葉交互對生,皺縮破碎,完整者下部葉掌狀3裂,中部葉分裂成多個長圓形線狀裂片,上部葉羽狀深裂或淺裂成3片。輪傘花序腋生,花紫色,多脫落,花序上的苞片全緣或具稀齒?;ㄝ嗨薮?,筒狀,黃綠色,萼內有小堅果4個。氣微,味淡。 【性味歸經(jīng)】性微寒,味苦、辛。歸肝經(jīng)、心經(jīng)、膀胱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活血調經(jīng)、利尿消腫。屬活血化瘀藥分類下的活血調經(jīng)藥。 【臨床應用】用量9~30克;鮮品12~40克。用治婦女血瘀的痛經(jīng)、閉經(jīng)、經(jīng)行不暢、產(chǎn)后瘀阻腹痛;水腫、小便不利等。 【藥理研究】具有興奮子宮、增加冠狀動脈流量、改善微循環(huán)、擴張外周血管及降低血壓等作用,還有利尿及抑制皮膚真菌等作用。具有收縮子宮平滑肌的作用;能顯著增加缺血性心肌冠脈流量及減慢心率;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增強機體細胞免疫功能,小劑量興奮呼吸中樞,大劑量抑制;小劑量能使離體腸管緊張性弛緩,振幅擴大,大劑量則振幅變小,而頻率增加;治療缺血型初發(fā)期急性腎功能衰竭具有顯著效果,可見尿量顯著增加。對神經(jīng)肌肉標本呈箭毒樣作用。在試管內具有一定的抑制皮膚真菌作用。在較高濃度時能使血懸液發(fā)生溶血作用。 【化學成分】全草含益母草堿、水蘇堿、益母草定及益母草二萜、前益母草二萜,地上部分含揮發(fā)油。 【使用禁忌】陰虛血少、月經(jīng)過多、寒滑瀉利者及孕婦禁服。 【相關藥方】①治痛經(jīng):益母草30克,香附9克。水煎,沖酒服。(《福建藥物志》) ?、谥萎a(chǎn)后瘀血痛:益母草、澤蘭各30克,紅番莧120克,酒120毫升。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壑涡吼崃?,痔疾:益母草葉煮粥食之,取汁飲之亦妙。(《食醫(yī)心鑒》) ?、苤涡罕丘岚W:益母草根末0.3克,麝香3克,淀粉0.3克,密陀僧0.3克。上藥都研令細,干貼鼻內立效。(《圣惠方》) ?、葜味@:益母草一握(洗)。上研取汁,少灌耳中。(《圣濟總錄》) ⑥治產(chǎn)后惡露不下:益母草,搗,絞取汁。每服一小盞,入酒一合,暖過攪勻服之。(《圣惠方》) ⑦治療腫至甚:益母草莖葉,搗爛敷瘡上,又絞取汁五合服之,即內消。(《圣惠方》) 以上就是博傲網(wǎng)校關于“活血止痛藥:益母草”資料的搜集整理,希望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更多備考復習資料請關注博傲網(wǎng)校中醫(yī)師承確有專長復習指導欄目。 你想知道醫(yī)考合格的秘籍嗎?掃描微信二維碼直接加QQ群,即可提前獲取最新必考知識點或 最新考試資訊: 臨床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問題討論群:249310992 掃一掃直接加QQ學習群 掃描立即做題 [海量試題][歷年真題]等你練!
中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問題討論群:622494854
中西醫(yī)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問題討論群:132893729
口腔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問題討論群:617669025
鄉(xiāng)村全科助理醫(yī)師問題討論群:55605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