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執(zhí)業(yè)西藥師考生復習《藥理學》科目,博傲網校整理了《藥理學》考點:影響藥物毒性作用的因素,詳細介紹如下: 影響藥物毒性作用的因素 一、藥物理化性質對藥物毒性作用的影響藥物 藥物理化性質對藥物毒性作用的影響藥物的化學結構決定其理化性質,而其理化性質又決定其生物活性(毒性),同一類藥物,由于結構(包括取代基)不同,其毒性也有很大差異。 1.結構功能團與毒性的關系: (1)鹵素有強烈的吸光子效應。在藥物分子中增加鹵素就會使分子的極化程度增加,容易與酶系統(tǒng)結合使毒性增強。如甲烷不具致癌作用,而碘甲烷、溴甲烷及氯甲烷等均有致癌作用。 (2)芳香族藥物中引入羥基后,由于極性增強而加大了毒性。如苯環(huán)上引入羥基后則生成酚,毒性增強。 (3)芳香族藥物引入酸性基團時,可使理化性質發(fā)生很大變化,如苯甲酸的毒性。 2.基團電荷與毒性的關系電負荷基團如硝基、苯基、醛基(—CHO)、酮基(—COR)、酯基(—COOR)、乙烯基、三氯甲基等均可與機體中帶正電荷的基團相互吸引,從而使毒性增強。 3.光學異構與毒性的關系:動物體內的酶對光學異構體有高度的特異性。當藥物為不對稱分子時,酶只能作用于一種光學異構體。一般來講,左旋異構體較右旋異構體作用較強,在同一機體,左旋嗎啡有效,而右旋嗎啡無作用;但也有例外:如對大鼠,左旋和右旋尼古丁毒性相等;對豚鼠,右旋體的毒性較左旋體大2.5倍。 4.脂水分配系數與毒性的關系脂水分配系數:即藥物在脂相和水相的溶解分配率。藥物的脂水分配系數大表明其易溶于脂;脂水分配系數小,表明其易溶于水。易溶于脂的藥物,表現為親脂現象或叫疏水性;易溶于水的藥物,表現為疏脂現象或叫親水性。藥物的脂水分配系數直接涉及藥物的吸收運轉、排泄和代謝。例如脂溶性較小的戊巴比妥,進入腦內的速度慢,因此,產生作用也慢,由于原形藥物可從腎小管重吸收,因此,它在體內消除慢,維持時間長;脂溶性很大的硫噴妥鈉易進入腦組織,作用非常迅速,靜脈注射后1min內即達最高濃度,隨后藥物又很快經血流轉移并貯存在肌肉和脂肪組織中,這種藥物的重新分布使得腦內藥物濃度顯著下降到有效濃度以下,故作用發(fā)生快,維持時間短。 5.電離度與毒性作用的關系:不同的弱電解質在水中電離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用電離度和電離常數(pKa來表示。大多數藥物為弱酸性或弱堿性物質,只有在pH條件合適時才能使藥物最大限度地成為非離子型而易于吸收和通過生物膜,產生毒性反應。 6.溶解度與毒性作用的關系:pKa3以上的弱酸性藥物在胃中大部分為分子型(非離子型),易被胃吸收。例如阿司匹林(pKa=3.5)pKa5以上的堿性藥物和強酸性藥物,不易被胃吸收。例如奎寧(pKa=8.4),在胃中呈離子型狀態(tài),而在腸中吸收。 二、動物種屬差異和個體差異對藥物毒性作用的影響 1.實驗動物種屬、品系與毒性反應:(1)各種屬動物間因解剖、生理、遺傳、代謝過程等均有差別,因此,對同一種藥物的反應不一;(2)人類對藥物常常比所有動物都要敏感。不少藥物的毒性作用往往是在臨床試驗時發(fā)現的,而非動物實驗中。 2.實驗動物個體因素與毒性反應:(1)性別,一般雌性動物較雄性動物敏感;(2)年齡,一般年幼動物較成年動物敏感。 3.動物疾病因素與毒性反應。 三、賦形劑對藥物毒性作用的影響 溶媒(蒸餾水和生理鹽水)劑量過大或使用不當(乙二醇,酒)可能產生附加毒性作用。助懸劑影響藥物的生物利用度而增加毒性。 對溶劑、助溶劑及賦形劑選擇原則。 1.無毒;2.不與藥物發(fā)生化學反應;3.不改變藥物的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4. 藥物被溶解或稀釋后性狀穩(wěn)定。 四、給藥途徑對藥物毒性作用的影響 五、環(huán)境因素對藥物毒性作用的影響:主要有溫度,季節(jié)和晝夜,藥物的聯(lián)合作用,微量元素等。 以上就是《藥理學》考點:影響藥物毒性作用的因素,希望對報考執(zhí)業(yè)西藥師考試的考生復習有所幫助! 我們能押中考題,當然知道考什么!課程咨詢熱線:400-6286615 我們連續(xù)三年押中30道以上的原題,掃描下面的微信二維碼可加QQ群,即可提前獲取最新必考知識點,說不定有考試原題哦: QQ群:291876905、272563230、375711639 掃一掃二維碼直接加QQ學習群 掃描下方金題APP二維碼,注冊登錄即可免費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