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舌底 B.舌根 C.舌尖 D.舌中 E.舌邊 <1> 、胃在舌分屬部位是 <2> 、膽在舌分屬部位是 2、A.淡白舌 B.紅舌 C.紫舌 D.絳舌 E.黑舌 <1> 、里實(shí)熱證和陰虛內(nèi)熱共見者屬于 <2> 、久病、重病之人,多屬陰虛火旺屬于 3、A.舌苔的厚薄 B.舌苔的潤燥 C.舌苔的腐膩 D.舌苔的有無 E.舌苔的有根與無根 <1> 、對(duì)辨邪正虛實(shí),胃氣的有無有重要意義的 <2> 、可以了解津液變化情況的 <3> 、能幫助了解病邪的輕重及病情的進(jìn)退的是 <4> 、正邪斗爭互為消長表現(xiàn)在 4、A.面部白色 B.面部黃色 C.面部赤色 D.面部青色 E.面部黑色 <1> 、主腎虛、水飲、瘀血證的為 <2> 、主虛寒證、失血證的為 <3> 、主虛證、濕證的為 <4> 、主寒證、痛證、瘀血證及驚風(fēng)證的為 5、A.淡白舌 B.淡紅舌 C.紅舌 D.絳舌 E.紫舌 <1> 、正常舌色是 <2> 、主虛寒證的舌色 <3> 、主內(nèi)熱深重的舌色 6、A.舌面豆腐渣堆積 B.舌面光潔如鏡 C.舌苔由腐轉(zhuǎn)膩 D.舌苔由厚轉(zhuǎn)薄 E.舌苔由潤轉(zhuǎn)燥 <1> 、食積、痰濁等病者舌象可見 <2> 、胃陰枯竭、胃氣大傷者舌象可見 1、 【正確答案】 D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在長期的臨床實(shí)踐過程中,前人還發(fā)現(xiàn)舌的一定部位與一定的臟腑相聯(lián)系,并反映著相關(guān)臟腑的病理變化,從而把舌劃分為舌尖、舌中、舌根、舌邊四個(gè)部分,分屬于心肺、脾胃、腎、肝膽等有關(guān)臟腑。 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紅舌:舌色深于正常舌,稱為紅舌。主熱證。熱盛則氣血涌甚,反映于舌質(zhì),故呈現(xiàn)紅色。可見于里實(shí)熱證,也可見于陰虛內(nèi)熱。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絳舌:舌色深紅,稱為絳舌。主內(nèi)熱深重。外感熱病,表示邪熱深入營血,多見于熱性病極期。內(nèi)傷雜病,常見于久病、重病之人,多屬陰虛火旺。 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有根與無根:舌苔堅(jiān)斂而著實(shí),緊貼著舌面,刮之難去,苔與舌如同一體,猶如從舌里長出來的,即為有根苔,又叫真苔;而舌苔不著實(shí),似浮涂在舌上,刮之即去,不象是從舌上生出來的,則為無根苔,又叫假苔。察舌苔之有根、無根對(duì)辨邪正虛實(shí),胃氣的有無有重要意義。一般來說,有根的多為實(shí)證、熱證,表示有胃氣;無根的則多見于虛證、寒證,表示胃氣衰。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潤燥:正常舌苔是潤澤的,為津液上承之征。察舌苔的潤燥,主要是了解津液變化的情況。苔面干燥,望之枯涸,捫之無津,稱為燥苔,更甚者有粗糙刺手感覺的又稱糙苔,是津液不能上承所致,多見于熱盛津傷或陰液虧耗的病證。但也有因陽氣虛不能化津上潤而苔反燥者。苔面有過多水分,捫之滑利而濕,稱為滑苔,多是水濕內(nèi)停之征。 舌苔由燥轉(zhuǎn)潤,往往是熱邪漸退或津液漸復(fù)之象,表示病情好轉(zhuǎn);若由潤變?cè)?,則表明津液已傷,熱勢(shì)加重,或邪從熱化。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厚?。禾|(zhì)的厚薄,以“見底”和“不見底”為標(biāo)準(zhǔn),也就是透過苔能隱隱見到舌體的為薄苔,不能見到舌體的為厚苔。 觀察舌苔的厚薄,能幫助了解病邪的輕重及病情的進(jìn)退。一般地說,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較輕者,舌苔多薄;而病邪傳里,病情較重,或內(nèi)有食飲痰濕積滯者,則舌苔多厚。舌苔由薄增厚,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輕轉(zhuǎn)重,為病進(jìn);而由厚變薄,則表示邪氣得以內(nèi)消外達(dá),病情由重變輕,多屬病退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剝落:苔的有無與消長變化,是正邪斗爭互為消長的表現(xiàn)。若舌苔驟然退去,不再復(fù)生,以致舌面光潔如鏡,即為光剝舌,又叫“鏡面舌”,是胃陰枯竭、胃氣大傷的表現(xiàn)。若舌苔剝落不全,剝脫處光滑無苔,稱為“花剝苔”,也屬胃的氣陰兩傷之候。若花剝而兼有膩苔者,說明痰濁未化,正氣已傷,病情較為復(fù)雜。 4、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黑色的臨床意義 主腎虛、水飲證、瘀血證。黑為陰寒水盛的病色。寒水陰邪所以過盛,主要在于腎陽的虛衰。腎為水火之臟,陽氣之根。陽虛火衰,則水寒內(nèi)盛,血失溫養(yǎng),經(jīng)脈拘急,血行不暢,故面多見黑色。目眶周圍見黑色,多見于腎虛水泛的水飲病,或寒濕下注的帶下證。若面黑而干焦,則多為腎精久耗。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白色的臨床意義 主虛寒證、失血證。白為氣血不榮之候,凡陽氣虛衰,氣血運(yùn)行無力,或耗氣失血,致使氣血不充,顏面俱呈白色。若(白光)白而虛浮,多屬陽氣不足,淡白而消瘦,多為營血虧損。若急性病突然面色蒼白,常屬陽氣暴脫的證候。里寒證劇烈腹痛,或虛寒戰(zhàn)栗時(shí),也可見面色蒼白,則為陰寒凝滯,經(jīng)脈拘急所致。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黃色的臨床意義 主虛證、濕證。黃為脾虛、濕蘊(yùn)的征象。故脾失健運(yùn),而氣血不充,或水濕不化者,面即常見黃色。面色淡黃,枯槁無澤,稱為萎黃,多屬脾胃氣虛,營血不能上榮之故,若面色黃而虛浮,稱為黃胖,多是脾氣虛衰,濕邪內(nèi)阻所致。如面、目、身俱黃,稱為黃疸,其中黃而鮮明如橘子色者,為陽黃,多屬濕熱,黃而晦暗如煙熏者,為陰黃,多屬寒濕。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青色的臨床意義 主寒證、痛證、瘀血證及驚風(fēng)證。青為寒凝氣滯,經(jīng)脈瘀阻的氣色。蓋寒主收引,寒盛而留于經(jīng)脈,則經(jīng)脈拘急不舒,阻礙氣血的運(yùn)行,或氣滯而凝,或血阻而瘀,都可使面色發(fā)青,甚至出現(xiàn)青紫色。如陰寒內(nèi)盛,心腹疼痛,可見蒼白而帶青的面色;心氣不足,推動(dòng)無力,血行不暢,可見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為氣虛血瘀所致。又有小兒高燒,面部青紫,以鼻柱、兩眉間及口唇四周最易察見,往往是驚風(fēng)的先兆。 5、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正常舌象,是舌體柔軟,活動(dòng)自如,顏色淡紅,舌面鋪有薄薄的、顆粒均勻、干濕適中的白苔,常描寫為“淡紅舌、薄白苔”。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淡白舌:較正常舌色淺淡,稱為淡白舌。主虛寒證,為陽氣虛弱,氣血不足之象。陽虛血少,氣血不榮,故舌色淡白,常見于陽虛、血虛的病證。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絳舌:舌色深紅,稱為絳舌,主內(nèi)熱深重。外感熱病,表示邪熱深入營血,多見于熱性病極期。內(nèi)傷雜病,常見于久病、重病之人,多屬陰虛火旺。 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腐苔,苔質(zhì)顆粒較大,松軟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積舌面,刮之易脫,多由陽熱有余,蒸騰胃中腐濁邪氣上升而成,常見于食積、痰濁等病。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剝落:苔的有無與消長變化,是正邪斗爭互為消長的表現(xiàn)。若舌苔驟然退去,不再復(fù)生,以致舌面光潔如鏡,即為光剝舌,又叫“鏡面舌”,是胃陰枯竭、胃氣大傷的表現(xiàn)。若舌苔剝落不全,剝脫處光滑無苔,稱為“花剝苔”,也屬胃的氣陰兩傷之候。若花剝而兼有膩苔者,說明痰濁未化,正氣已傷,病情較為復(fù)雜。 我們能押中考題,當(dāng)然知道考什么!課程咨詢熱線:400-6286615 我們連續(xù)三年押中30道以上的原題,掃描下面的微信二維碼可加QQ群,即可提前獲取最新必考知識(shí)點(diǎn),說不定有考試原題哦: QQ群:291876905、272563230、375711639 掃一掃二維碼直接加QQ學(xué)習(xí)群 掃描下方金題APP二維碼,注冊(cè)登錄即可免費(fèi)做題!